作者:研發中心-李秀杰
2025-04-07
在電力系統中,設備的健康狀態直接關系到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。然而,許多潛伏在設備內部的缺陷(如局部放電、絕緣劣化等)往往難以通過常規檢測手段發現,如同人體中難以察覺的“隱疾”。近年來,?暫態地電壓(Transient Earth Voltage, TEV)檢測技術?的興起,為電力設備的“健康診斷”提供了一把精準的“聽診器”,幫助運維人員捕捉到設備內部的“異常心跳”,從而提前消除隱患。
電力設備(如開關柜、環網柜、變壓器等)在長期運行中,受電場、溫度、機械應力等因素影響,內部絕緣材料會逐漸劣化,產生局部放電(Partial Discharge, PD)。局部放電雖微小,卻是設備故障的早期征兆。若不及時干預,可能引發絕緣擊穿、短路甚至爆炸,導致大面積停電事故。
然而,這類缺陷通常隱藏于設備內部金屬外殼下,傳統檢測方法如紅外測溫、超聲波檢測等存在靈敏度不足、易受干擾的局限。而TEV檢測技術憑借其獨特的原理,能夠穿透金屬屏障,“聽見”設備內部的“異常信號”。
當設備內部發生局部放電時,放電點會向周圍輻射高頻電磁波。這些電磁波在設備金屬外殼與接地系統之間傳播時,會在外殼表面感應出?瞬態地電壓脈沖?。TEV傳感器通過非接觸方式檢測這些微弱的電壓信號,進而分析放電強度、頻率和位置,實現對設備狀態的精確評估。
?穿透性強?:可穿透金屬外殼,直接感知內部放電信號。
?高靈敏度?:檢測精度可達皮庫侖(pC)級,能發現早期微弱放電。
?實時監測?:支持在線檢測,無需停電或拆卸設備。
?便攜易用?:手持式設備可快速定位故障點,適用于復雜現場環境。
暫態地電壓局放頰側裝置原理(素材來源網絡)
?開關柜檢測?:精確定位內部絕緣件老化、連接件松動等問題。
某變電站曾發現10kV開關柜存在異常噪音,但常規檢測未果。通過TEV檢測,發現柜體表面存在規律性高頻脈沖信號,最終定位到母線支撐絕緣子的表面放電。經更換絕緣件后,放電現象消失,避免了潛在的短路風險。
局部放電紅外熱感圖(素材來源網絡)
隨著人工智能與物聯網技術的融合,TEV檢測正朝著?智能化診斷?方向發展:
?AI算法賦能?:通過機器學習對放電模式進行分類,自動區分正常干擾與真實缺陷。
?多傳感器聯動?:與超聲波、超高頻(UHF)技術互補,構建多維診斷體系。
?云平臺集成?:實現數據遠程傳輸與歷史趨勢分析,推動狀態檢修向預測性維護升級。
在智能電網建設的大潮中,TEV檢測技術如同一位經驗豐富的“醫生”,以其敏銳的“聽覺”守護著電力設備的健康。它不僅降低了運維成本,更將事故預防的關口大幅前移,為電網的可靠運行提供了堅實保障。未來,隨著技術的不斷迭代,這把“聽診器”將更加智能化、精準化,成為電力設備隱形缺陷防控體系中不可或缺的利器。